《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發展規劃》政策解讀
來源:路太機械 http://www.szadv.com 發布時間:2017-10-30 14:57:15
2017年5月28日,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聯合印發了《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穱@“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我省“三區一群”國家戰略規劃、“四個河南”建設,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握交通運輸業發展“黃金時期”的時代脈搏,以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為目標,包含了公路交通、水路交通、郵政服務以及城市客運管理等方面內容,是綜合交通運輸規劃在公路水路交通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指導“十三五”時期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是交通運輸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的重要手段。
一、《規劃》編制的過程
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為科學指導“十三五”期我省公路和水路交通運輸發展,我廳于2014年10月全面啟動了《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兑巹潯肪幹七^程中,我們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廳黨組對交通運輸發展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突出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總目標提供支撐這一要點,同時也貫徹了民主開放編制《規劃》的原則。主要工作情況:2015年初,在廳各有關處室和行業主管局分別編制的18個專項子規劃基礎上,形成《規劃》初稿;5月19日,省長議事會聽取了《規劃》匯報;隨后《規劃》下發地市和廳直單位廣泛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形成《規劃》評審稿。2016年1月,組織召開了由部規劃院、部科研院、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省發改委等方面專家參加的評審會,會后按照專家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隨后,根據省委、省政府及交通運輸部印發的有關“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持續對《規劃》進行修改完善,并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做進一步銜接。2017年3月,與《河南省“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進行了無縫銜接,并再次征求了廳機關和廳屬有關單位,以及省環保廳、住建廳、國土廳、水利廳、郵政局等省直部門意見。經過兩年多的反復修改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形成《規劃》報批稿,最終于2017年5月28日正式印發。
二、《規劃》的內容框架
《規劃》是依據《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河南省“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編制,并與國家相關規劃相銜接,內容包括公路交通、水路交通、郵政服務以及城市客運管理等方面內容?!兑巹潯啡挠汕把院臀逭陆M成:
第一章為規劃背景,主要總結了“十二五”時期全省交通運輸發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十三五”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的新形勢及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章為總體思路,明確了“十三五”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理念和發展目標。
第三章為主要任務,從基礎設施、管養服務、運輸服務、智慧綠色安全交通發展、行業綜合治理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時期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的重點任務。
第四章為保障措施,從領導組織、資金保障、行業軟實力提升、動態跟蹤調整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規劃實施的政策措施。
第五章為環境影響評價,分析了規劃實施對環境的影響,提出了環境保護措施。
三、《規劃》的主要特點
《規劃》體現了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在內涵上,著力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新要求,在確立指導思想、發展理念以及重點任務、政策取向、資金安排等方面,認真貫徹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省第十次黨代會安排部署,充分體現了國家和我省“十三五”規劃堅持五大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根本要求,緊密結合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我省“三區一群”國家戰略、“四個河南”建設等的實施。
二是在外延上,以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為戰略目標,不僅著眼于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著重強調了建設、養護、運營、管理并重以及“互聯網+”、大數據、共享經濟等背景下的信息化引領和支撐,規劃范圍從基礎設施建設擴展到管養服務、運輸服務、科技信息化、綠色交通和安全應急、行業綜合治理等行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努力實現從以前的單純建設規劃向行業發展規劃轉變,充分反映了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客觀需要和時代要求。
三是在內容上,包含了公路交通、水路交通、郵政服務以及城市客運管理等方面內容,符合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要求,突出以提質增效升級為導向,以服務民生為根本,堅持改中求進和建養管運并重,著力構筑大通道、完善大路網、打造大樞紐、帶動大物流,著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和行業治理水平,全力構建“六個交通”,體現了交通運輸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迎合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新期待。
四是在形式上,《規劃》力求文本結構更加合理、邏輯關系更為清晰、規劃內容更趨完整、文字表達更加精煉?!兑巹潯肺谋静扇≌鹿澖Y構,一些目標指標、重點工程等采取專欄的形式體現在規劃中。
四、《規劃》的總體思路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我省基本形成現代化建設大格局、讓中原更加出彩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十三五”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交通運輸發展將處于新的戰略機遇期,而新形勢、新任務對交通運輸發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突出表現在:
一是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需要我省充分發揮重要節點支撐作用,加快打造建成連接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
二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交通領域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需要彌補短板、培育發展新優勢,加強農村貧困落后地區交通資源配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三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需要交通運輸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充分滿足全社會資源要素便捷流通的高品質服務需求。
四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需要交通運輸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加快構建米字形綜合運輸通道和內聯外通的便捷交通網絡。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積極推進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全局性、關鍵性問題。
在此形勢和要求下,《規劃》提出了全省“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思路,可以概括為:根據國省戰略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以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為目標,以提質增效升級為導向,以服務民生為根本,堅持改中求進和建養管運并重,著力構筑大通道、完善大路網、打造大樞紐、帶動大物流,著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和行業治理水平,全力構建“六個交通”,使交通真正成為引領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先行官,為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有力支撐。
五、“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的主要目標
《規劃》明確了全省“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的主要目標,即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努力實現:交通運輸強省地位基本確立,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交通優勢形成的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對全省GDP貢獻率保持在3.3%以上,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具體體現在,基礎設施實現“四通”:
一是高速公路內聯外通,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規劃達到8000公里以上,規??偭坷^續保持全國前列,實現所有縣(市)通高速,基本建成完善的內聯外通高速公路網。
二是干線公路連縣通鄉,在“縣縣通國道、鄉鄉有干線”布局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提檔升級,增強服務能力,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達到2.3萬公里,占比達到75%以上。
三是農村公路安全暢通,實現85%以上的鄉鎮通二級公路、所有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每個建制村有一條通暢的出口路,公路安全防護設施逐步完善,安全暢通水平進一步提升。
四是內河水運通江達海。到2020年,內河通航里程達到1855公里,其中四級航道達到690公里,水運通道功能全面提升,形成與鐵路、公路等主通道和主樞紐相連接,貫通淮河水系、長江水系等水網地區的通江達海的內河水運發展格局。
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服務保障能力的同時,《規劃》還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更加注重管理服務的提質升級,努力實現“五化”,也就是:運輸服務品質化、城鄉客運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科技信息智慧化、行業管理規范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先行。
另外,《規劃》還從能力充分、銜接順暢、服務優質、智慧綠色、運行安全、執法規范六個方面,設置了35個主要指標,其中包括建制村通客車率、客運站聯網售票率、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率等與群眾感受密切相關的指標,構建了定性定量結合、預期性和約束性兼具的目標體系。
六、“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的重大舉措
《規劃》提出的五大任務,事實上明確了全省“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發展的具體措施,即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交通現代化、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等目標要求,重點采取五大措施:
一是舉全行業之力打贏全省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戰。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交通扶貧攻堅的歷史機遇,大力實施交通運輸脫貧攻堅行動計劃。按照我省“十三五”期間交通扶貧規劃的基本思路,到2019年,要在全省貧困地區建成“廣覆蓋、深通達、提品質”的交通運輸網絡,實現“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政,區域交通運輸發展接近或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為實現貧困地區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堅持率先基本實現交通現代化目標,著力構筑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網絡。“十三五”期間,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2930億元,發揮交通投資對經濟穩增長的關鍵作用。高速公路方面,計劃新開工高速公路1500公里,重點打通高速公路省際出口通道,加快完善省內高速公路網絡,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800公里以上,繼續保持全國前列;普通干線公路方面,新改建干線公路5000公里左右,著力構建以二級公路為主的普通干線公路網絡,打通所有國道省際出口通道,加快推進黃河特大橋建設。力爭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75%以上;農村公路方面,建設農村公路10萬公里,改造危橋16萬延米;實施農村公路暢通安全工程,加快縣鄉公路和橋梁建設,加快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渡改橋”等工程建設,全面提升通村公路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推動有條件的地區農村公路向自然村延伸。內河水運方面,計劃建設內河航道304公里,著力推進淮河等直通華東地區“通江達海”的通道建設;運輸場站方面,建成20個以上綜合客運樞紐和貨運樞紐(物流園區)。
三是堅持服務為本,著力打造運輸服務升級版。推動客運向個性化、快捷化,貨運向輕質化、高附加值、一體化發展,提升客運服務品質和貨運服務效率,實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瓦\方面,優化城際客運服務網絡,積極發展旅客聯程運輸;深化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試點工作;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繼續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和省級“公交優先示范城市”試點建設,鼓勵發展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規范出租車和旅游客運發展。貨運物流方面,優化市場主體結構,培育或引進一批規?;?、網絡化、品牌化的龍頭骨干物流企業;推進多式聯運發展,促進公路、水路與鐵路、民航以及公路與城市道路有機銜接,引導貨運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村物流發展。
四是堅持科技信息引領,著力推進智慧綠色平安發展。加快建設智慧交通、綠色交通,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全省高速公路ETC覆蓋率達到100%,省轄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率達到100%,“十三五”末實現“地理信息一張圖”、“監管執法一張網”、“運輸服務一張卡”、“數據資源一片云”、“協調指揮一中心”的“五個一”目標,全面建成以“行業運營智能化綜合平臺、出行服務綜合平臺、物流信息化綜合平臺、政府治理綜合平臺”為載體的“暢行中原”智慧交通品牌。
五是堅持改中求進,著力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交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交通發展;推進普通公路建設養護管理一體化改革,深化道路運輸市場改革。健全完善交通運輸法規制度體系,深入構建治超長效管理體系,全面加強執法隊伍和裝備建設 。